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3:25 点击次数:161
缘结艺途记
胡翘然先生(1915年10月16日 - 2004年3月7日),山东省乳山市胡八庄村人。著名美术教育家、写意花鸟画家、书法家。生前曾任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,乳山市书画院名誉院长、烟台市人大代表、乳山市政协常委。
1935年,先生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(现中央美术学院前身),师从齐白石、溥心畬等画坛巨擘。在名师指导下,他专注于写意花鸟画与书法艺术的研习,不仅系统掌握了传统书画的笔墨技法,更深入领悟了艺术创作的核心理念与实践方法,为其日后的艺术生涯筑牢根基。
先生自幼浸润于国学经典,对经史子集烂熟于心,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钻研极为精深,尤其对传统画论的探索更显独到。毕生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的胡翘然先生,始终秉持谦逊低调的品格,甘守艺术创作的寂寞,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培育出大批优秀艺术人才。在教学之余,他坚持每日临池挥毫,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勉,不断锤炼艺术功底,持续探索写意花鸟画的创新之路,在传承中谋求突破,艺术造诣日臻化境。
展开剩余91%1975年自乳山市第一中学离休后,先生回归故里,迎来了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。晚年的作品融合文人画的清雅意境与贴近生活的平民气质,既彰显传统文人画的高雅格调,又契合大众审美意趣,真正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高度,尽显大师风范。
出版有《胡翘然画集》《胡翘然书画精品集》等。
缘结艺途记
文/秦海
余生也晚,然与艺坛诸贤结下殊缘,每念及此,常感三生有幸,幸甚至哉!
回溯往昔,岁在丁酉,即1957年9月16日,白石翁仙逝,而吾适降于世。此偶然之时空交汇,冥冥中似有天定之数,此吾艺途初缘也。
乙卯之岁,即1917年,白石翁年届五十五,北游北平,寓居法源寺,于琉璃厂南纸铺鬻画刻印,自此开启艺途传奇。时光荏苒,岁至壬辰,即2012年,吾亦年届五十五,负笈京城,居水郡长安,潜心绘事。岁月迢递,时空错迕,前辈之履迹如夜航之明灯,为吾引航,此又一奇缘也。
尤忆1973年,吾考入乳山第一中学,幸遇恩师胡翘然(1915.10,16—2004.3.7)先生,乃吾人生之关键引路人也。彼时,先生既为吾国画启蒙之师,又兼任副班主任,于吾厚爱逾恒。当是时,国画、花鸟画被诬为“毒草”“黑画”,然先生独具慧目,常召吾至其寝室,展其画作,授吾画艺,解吾疑惑。
先生于1935年考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(今之中央美术学院)国画系,师从齐白石、溥心畬诸名家,艺承正统,底蕴深厚。
先生身为白石先生高足,深得恩师艺术之妙谛,能推陈出新,强化笔墨之表现力。尤善书法用笔,画面墨彩交融,营造出鲜明强烈之艺术效果。经先生妙笔点染,自然万物仪态万千,画面满溢生活意趣,灵动鲜活,惹人怜爱。先生晚年,艺臻化境,笔墨愈发老到醇厚,达自由纯粹之超凡之境。先生融文人画之精妙与平民之质朴为一炉,其作品风貌意趣清远,气宇豪迈雄浑,墨彩绚烂,笔墨纵横捭阖,于平淡天真中尽显浑朴苍劲、酣畅淋漓之神韵,自成一家风貌。先生书法亦刚健率真,不事雕琢,自然率性之特质,个性卓异,令人叹绝。
岁在乙卯,吾毕业于乳山第一中学,旋被派至石头圈公社粮食管理所,任统计员之职。是岁,先生亦离休归乡,居于石头圈公社胡八庄村。此或一中求学之因缘延续也。于石头圈公社四载春秋,时艺籍既缺,参资亦寡。先生诲人不倦,亲绘画稿无数,以资吾临摹研习。逾半纪矣,每睹“翘然画稿”[1]之语,忆念便返“河西新屋”[2]之欢时。思吾何其幸哉!吾常至先生家中习画。先生挥毫泼墨,绘丹青之妙;吾则在侧理纸,襄助其事。画作既成,先生辄论画史、讲画论,言辞精妙,见解独到。吾聆听之际,心驰神往,沉醉其间,若游于千年画史之长河,与古之丹青妙手神交也。先生倾囊相授,引领吾画艺之探索。于恩师身畔亲承教诲,如沐春风,画艺亦渐有进益。先生之于吾,非寻常大学硕导、博导所能及也,乃吾艺术与人生之导师,乃吾一生珍视之精神宝藏,此至深之缘也。
忆先生亦吾母之恩师,吾母能登教师之岗,恩师功莫大焉。跨越两代人恩师之情,愈显珍贵……
吾随恩师研习,渐通其道,获益良多。恩师言传身教,师恩重如山,吾何其幸也!
遥想40年前,即1984年,吾初入北京中国美术馆,观 “纪念齐白石诞辰120周年作品大展”。大展汇聚海量展品,书画、信札、印章、文房诸物,一应俱全,规模空前,全方位地呈现大师艺术生涯。刹那间我沉醉其艺术盛宴,连留三日于展厅,至身心俱疲,犹不忍出馆,乃席地而坐,凝睇诸佳作,直至闭馆方归。
归后,吾满怀激奋,将观展所见所感一一禀于先生。先生闻之,亦为之动容,深情述白石翁于课堂示范作画之景。先生讲述绘声绘色,如画卷于吾眼前徐徐铺展,令吾心潮澎湃,创作之冲动难以抑制。此后,吾常通宵达旦,沉浸于创作。随着画作迭出,吾觉绘画技艺显著提升,若登新阶。
今岁甲辰初冬,吾携夫人观“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作品特展”,一展于首都博物馆东馆,一展于荣宝斋美术馆。自展而归,心浸往昔,追忆似弦,师之音容笑貌,仿若昨般,令我感慨万千。人生在世,因缘际会,或偶或然。吾与白石翁、胡师之缘,跨越时空,绵延不绝。感恩诸恩师之呵护栽培,此缘此恩,吾当铭记于心,永志弗谖,不负师恩与机缘。
2004年3月,恩师驾鹤西归,与齐翁相聚于天堂。自陈子庄、黄秋园、张朋、黄叶村诸君之后,先生遂成画坛热门话题,生平事迹于业内坊间广为流传。
八十年代在乳山县文化馆,诸画友与胡翘然老师合影
右一秦海、右二胡翘然、右三孙志平、右四王桴
八十年代在乳山县文化馆诸画友与胡翘然老师合影
右一秦海、右二王桴、右三胡翘然、右四孙志平
…………
岁月如流,倏忽已至乙巳之年,值此恩师诞辰110周年之际,恰逢画册付梓,谨以此文,聊表感恩之情于万一,寄托吾对恩师绵绵不绝之敬仰与追思。
秦海甲辰冬月既望 于京华可以草堂
(此文为《逸线墨韵—秦海写意花鸟精品》之代序)
[1]翘然画稿:胡翘然先生在1976年~1978年为作者手绘的画稿与课稿(四十余幅)。
[2]河西新(书)屋:1973年胡翘然先生在胡八庄村西之河西岸新建的住宅。
(文中作品皆为秦海先生藏品)
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分享也是一种美德
我们尊重原创,所推荐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
敬请原作者告知,会及时处理
—END—
发布于:天津市Powered by 中国手机竞彩足球官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